會員廠商諮詢紀錄2018020
問題敘述:
1. 為避免鑄件的成品部分在壓鑄時出現頂出銷的痕跡,試問業界有否使用中板模頂出成品之成功案例嗎?除了應用中板模設計頂出成品部分外,請問有無其它 較佳的方法可達到此功用?
2. 利用孔隙率評估鋅合金壓鑄件的含氣量高低時,需要根據阿基米得原理量測鑄件的實際密度,試問如何獲得鋅合金#3 與#5 的理論密度?
3. 對寬度較窄的鋅合金壓鑄件而言,模流分析的結果與實際壓鑄的流紋比較尚稱合理,但較寬的鑄件,其模流分析結果常出現極大差異,試問可能原因為何?
顧問建議:
1. 為避免鑄件的成品部分在壓鑄時出現頂出銷的痕跡,通常是在成品周圍設置溢流井或倒鉤設計,將頂出銷配置在溢流井上.....。
2. 鋅合金#3 與#5 的理論密度必須依合金的實際化學成分比率而定(不考慮雜質的影響),或使用 HIP 方法測量而得(計入雜質的效應)。
3. 模流分析的結果與鑄件的寬度無關,係因錐形流道配合扇形給料設計,且兩給料中間存在小澆口,導致較寬面的鑄件在中間出現回包的現象獲得放大所致。